<aside> 💡 #1_Working hours bottom line|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aside>

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時間,當然也有自己的生活時間,工作和生活平衡之下才能有卓越的表現。以鋼哥為例,一到五 10:00~18:00 是鋼哥承諾的工作時間,剩餘的部分則是他個人的生活(畢竟他是老人作息嘛早早就睡了 (┛`д´)┛),彼此都應該要尊重。最好的辦法是將個人的行程編列在 Google 日曆上,邀請團隊成員加入個人的日曆,這樣彼此都能知道大家的上班/下班時間。

<aside> 💡 #2_Trust your partner|信任夥伴,無須獨攬

</aside>

團隊間的信任向度應該要包含至「當夥伴失敗時我們仍相信他的能力」,因此,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當夥伴失敗的時候將工作獨攬或派發給其他人,應該問的是「我們如何能協助他/她完成?」。以團隊的角度看待每一個專案,當出錯時比起責問「誰負責做這個的?」不如以信任協作的思維提問「我們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aside> 💡 #3_Invitation of meetings|會議行前信

</aside>

349432109_175329155496467_7509220506822194023_n.jpg

350200796_937248014063721_8579536115957725280_n.jpg

提前寄送會議行前信可以先讓團隊成員知道本次會議的重點以及需要處理的待辦事項,提早讓大家進入會議狀態。同時,若有需要共用的軟體,如:Miro, JamBoard, Google Doc, Google Sheet…也能附錄於信件內提早讓所有會議參與者都能順利編輯。

<aside> 💡 #4_Ask for help|我需要幫忙

</aside>

如同 #2 的信任,這不僅對團隊成員很重要,對於領導人而言也是如此。明確地告訴夥伴需要幫忙支援,並不會真的拖垮大家,反而可以讓團隊及時調整以便符合大家的步調。偷偷納入一個團隊合作的小知識,共同完成一個活動並不會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反而共同排解困難/障礙才是增進團隊信任的關鍵。簡言之,從 -1→0 的過程會比 0→1 還來得重要

<aside> 💡 #5_Check-in & Check-out|要做什麼?做了什麼?

</aside>

Check-in & Check-out(CICO)在策展業界以及團隊管理的領域高度使用(當然還有訂飯店的時候啦 σ`∀´)σ)。我通常將 Check-in & Check-out 統稱為對焦(align)詳細可以再區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