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LC5knfpsXI4JucpWY9ldA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y6q1y2ponkDagdlW3uA4y

誠如首頁的評論:

最好的說服其實不是說服,而是誠心的分享。

這是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他的著作《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台灣書市大多翻譯《人性的弱點》)的開篇名言。這本 1936 出版的書很大一部分影響了我(鋼哥)在往後接待的心態,包含社交以及職場上的應對進退。

<aside> 💡 #1_沒有建立信任,說什麼都沒用

</aside>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路上被不認識的人強迫推銷過?基本上會讓人感覺不好受吧,換個對象,若是你的同學、朋友、伴侶跟你推銷,雖然不見得會買單但過程會舒服很多。在接待導覽的時候「信任」是個重要的開始,若沒有建立信任讓對方卸下心防,那麼任何形式的說服都難以讓對方接受。

<aside> 💡 #2_簡報風格 → 接待風格

</aside>

關於簡報風格跟接待風格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只不過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如何「表達」。因此,一個簡報者若是在報告時習慣站在電腦後,那麼在接待導覽上會偏向內斂型的風格;意味著,他/她可能(並非絕對)不會加太多互動的接觸點。而如果一個簡報者在報告時習慣站在觀眾前,那麼在接待導覽上則會偏向外放型的風格;代表說,他/她可能(並非絕對)會加入一些可以互動的環節。

這兩種風格並無優劣,需要看場合、內容以及說者之間的調和,以便找到適合每一個團隊夥伴的導覽模式。

<aside> 💡 #3_每個人說故事的風格都不一樣

</aside>

承接著 #2 的風格,說故事的風格則針對內容的調性,同樣也能分為:理性、感性